「我的一生為了寫作什麼都廢了,至今還沒有一個自立的基礎,生活一直依賴於人,為了三餐,將寶貴的時間費在微賤的工作上......」這是日治時代台灣作家李榮春寫給鍾理和的信中,有感而發的心情!
作為那個跨越日治到民國兩個時代的創作者,心中的悲情是可想而知的。原本習慣用的語言文字,被迫必須改變,甚至就連思想都要徹底的改造。若干不經意的心情抒發,都可能為自己或者家人遭致莫須有的罪名!要作為一個有良心的作家,是否可以真心的面對自己?
夢想是什麼?為了三餐的溫飽嗎?還是窮其一生將自己的心血,創作出可以流傳萬世不愧自我的作品。然後,到了死後才讓人驚覺那是個才華洋溢的藝術家,可惜生不逢時或者一直鬱鬱不得志,徒留作品供後人追悼思念。
咖啡的餘韻仍殘留在記憶的深處
夢想是什麼?為了三餐的溫飽嗎?還是窮其一生將自己的心血,創作出可以流傳萬世不愧自我的作品。然後,到了死後才讓人驚覺那是個才華洋溢的藝術家,可惜生不逢時或者一直鬱鬱不得志,徒留作品供後人追悼思念。
縱使有在好的一切,卻只能留在記憶中追念,會不會令人感到有些悵然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